网站首页 三农要闻 农业农村 水利资讯 甘肃林草 乡村振兴 甘肃供销 农业科学 甘肃农垦 气象信息 畜牧兽医 甘肃农机 耕地保护 农技推广 市县新闻 乡镇动态 农资信息 农企之窗 三农人物 书画艺术
Logo
甘肃三农在线 >> 农技推广 >> 浏览文章

关于赴新疆考察机采棉和哈密瓜种植情况的报告书

2019年06月27日 甘肃三农在线 佚名 字体:

敦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经市农业农村局同意,市农技中心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及黄渠镇蜜瓜合作社负责人,在农技中心主任全亚明的带领下,于5月29日-6月2日赴国内机采棉和哈密瓜种植好的地区,新疆玛纳斯县、石河子市、吐鲁番市鄯善县鲁克沁镇、哈密市伊州区南湖乡进行了实地考察。

考察中通过听取介绍、实地查看、现场咨询,以及与自治区农科院经作所专家、种植户、合作社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等进行座谈交流的形式,对当地机采棉和哈密瓜种植技术做了细致调查,看到了现代农业的光明前景,目睹了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的优势,了解了当地机采棉和哈密瓜种植经验和做法,探求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宝贵经验,思考和讨论了我市农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初步引进了机采棉、哈密瓜先进的技术和经验。通过考察,大家深深感受到,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视野进一步拓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机采棉

1、经营模式

(1)合作社+农户模式(玛纳斯模式)

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合作社给农户分红。

规模:每个合作社经营1500亩左右土地。

收益:农户通过分红每亩可获得净收益1100-1400元。

1.家庭农场模式(石河子建设兵团模式)

农户土地以流转方式由大户统一种植。

规模:每个家庭农场经营700亩左右土地。

收益:每亩净收益1100元左右(地租)。

此两种经营模式,农户亩收入均在1100元左右。

2、技术特点

(1)各项技术组装配套,技术体系完善。机采棉在新疆长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机采的棉”到“机采棉”的发展阶段,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目前已总结出一套由干播湿出、精量播种、化学除草、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化控、化学打顶、机械中耕、机械喷药、机械采收、地力培肥等技术组成的、完善的高产稳产、节本高效机采棉栽培技术体系,并筛选出一大批与这种“矮密早”栽培技术相配套并适宜机采的棉花新品种。有效实现了良种与良法、农技与农艺的配套。主要技术要点包括:(略)

(2)机械化程度高,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目前除部分棉田的打顶外(当前化学打顶在新疆棉花种植中的应用率约为50%),包括播种、化控、中耕、农药喷施、采收、整地等在内的其它作业都完全实现了机械化,同时由于新疆机采棉种植中采用精量播种(省去间定苗程序)、化学除草、水肥一体化(省去撒施化肥程序)等技术,节水、节肥、省工,使棉花产业成为新疆最简单、最稳定、最省工的支柱农业产业之一。

(3)土地高度整合,为规模化种植奠定基础。通过土地整合,清理残次林,平整废弃农渠,实现集中连片,条田规模扩大到500-1000亩,路、渠、防护林配套完善,为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奠定了基础。

(4)耕地质量提升集成技术全面应用,盐碱地改良成效明显。据了解,秸杆还田技术的全面应用,在新疆棉花种植中已有10年以上历史,采收后立即进行秸秆粉碎还田,结合秋翻亩施腐熟剂2公斤或尿素4公斤进行深翻(以加速秸秆腐熟速度),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改善土壤结构;玛纳斯县农技部门还结合当地实践总结出一套以秸杆还田技术为核心,各项耕地质量提升技术(膜下滴灌、机械中耕、增施腐殖酸、增施有机肥、秋翻冬灌)集成配套的盐碱地改良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但有效解决了长年施用化肥引起的土壤板结和盐碱化加剧问题,还使很多以前因盐碱化程度过高,无法利用的荒滩变为了良田。

(5)联合经营形式多样,规模化程度高。采取土地转包、托管、入股等方式,实现土地流转集中,改小地为大地,由合作社或家庭农场进行集中统一经营管理,形成几百亩至上千亩的经营规模,有利用机械作业,同时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

(6)高新技术/产品应用速度快,科技水平高。现代化高新科技在新疆农业生产中得到普遍应用,目前棉花播种、中耕、喷药、采收中全部运用了导航技术,有效降低了劳动力投入,提高了作业质量;部分棉田运用无人机进行喷药,有效提高了化控效果和病虫害的防控能力,并降低了劳动强度。

而我市的农户地租普遍在200元左右,由此可得,棉花作为我市低效产业,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农户也可增收800元左右。种什么不重要,关键谁来种地,种什么样的地,以什么方式种,种成什么样的标准。大产业大条田大机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是我市大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哈密瓜

1、春提早+秋延后一年两熟模式(鲁克沁模式)

运行模式:农户+种植专业户+销售商贩。农户将土地租给种植专业户(地租1200-1500元/亩),种植专业户只管种植环节,瓜成熟后按地亩销售给商贩(5500-6000元/亩),采摘、装箱、装车等工作均由销售商承担。

规模:200-300亩。

收益:农户亩净收益1200-1500元(地租);种植专业户一年两熟后亩净收益4000元左右。

特点:一是市场定位准确。春茬抢占早市价格高,秋茬抢占晚市市场稀缺。二是适度规模化经营。面积一般在100-200亩,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三是分工明确。种植户只管种植环节,销售商只管销售,实现了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技术要点(略)

2、“一乡一品”专业化生产模式(南湖模式)

运行模式:家庭农场。

规模:30-100亩。

收益:亩净收益4000元左右。

特点:一是品牌化发展。申请了哈密瓜地理标志和绿色农产品A标识。二是“一乡一品”专业化种植。全乡1.5万亩耕地,全部用于种植哈密瓜,且品种统一。三是绿色化种植。底肥采用秋施鸡粪2-2.5方,座果及以后主要以使用钾肥为主,通过夏季高温晒地和冬季低温杀灭病菌,全生育期不使用农药。

技术要点:(略)

干播湿出、精量播种、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在新疆机采棉上的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在哈密瓜产业上的应用,确实达到了节本提质增产增效目的。

二、分析与思考

新疆各市州在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推进我市农业节本提质增产增效,就必须进一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相对于农业结构,新疆的做法更侧重于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传统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是现代农艺和传统农艺相结合, 石河子市、昌吉州玛纳斯县以膜下滴灌技术、机采棉栽培技术的示范应用和机械化为突破口,结合传统的田间中耕、深耕晒土、施用农家肥等农艺技术,用高新技术武装传统产业,极大的增强了本地棉花产业的竞争力,走出了一条“节水高效、节本增收”的棉花产业发展之路。在皮棉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使植棉净收益保持在1100-1500元之间,有效避免了市场价格波动对棉花产业的冲击;二是围绕化肥农药减量,走出了一条绿色化发展路子, 哈密市伊州区南湖乡坚持“一乡一品”的发展理念,全乡除哈密瓜外,无其它主要农作物,同时,全乡基本种植一个品种,通过全面落实绿色标准化技术规程,控肥控药控水,申请“三品一标”等措施,实现了“绿色化”、“专业化”、“品牌化”和“规模化”发展,提高了市场认知度,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提高了产业效益;三是由过去一家一户粗放型经营转变为大场大户统一经营,走出了一条节水、高效、特色的棉花、哈密瓜种植之路,标准化生产措施得到全面落实。通过转型升级,产业效益大幅提升。

(二)要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整理整合土地资源。石河子市、玛纳斯县等地的棉花生产中,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规模一般在500-1000亩之间,吐鲁番市鄯善县鲁克沁镇、哈密市伊州区南湖乡等地的哈密瓜生产中,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规模一般在100-200亩之间。他们的实践再次表明,有规模就有市场、就有效益。我市的农业农村特点及土地“细碎化”现状,与十多年前玛纳斯县的情况极为相似,据介绍,他们在土地整合过程中,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通过地块位置调整,将一家一户的土地整合为一块地,实现“小整合”;第二步是通过农户间互相“流转”形成小型家庭农场或共同组建一般由4-5户农户组成的小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土地的“基本整合”;第三步是经过逐步发展形成规模达到上千亩的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经营。据调查,新疆的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虽然较多,但主要是以下三种:一是通过流转经营权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即原承包农户将土地经营权有偿流转给种植大户,形成几百到上千亩的规模经营;二是建立股份制合作社实现土地规模化化营,即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或公司,土地交由合作社或公司经营,农户按股份从土地经营盈利中分红,从而形成规模化经营。三是大面积租赁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主要是经济团体或外来企业成片租赁土地,建立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三)要挖掘我市农业增收潜力,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石河子市、玛纳斯县等地的棉花种植在上千亩的棉田中只有一台中耕机在来回奔走,是我们考察中看到的真实场景。“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式的传统农业生产场面,在新疆棉花产业中已完全成为过去史。大忙季节农户外出去旅游,初步实现了习总书记提出的“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愿景。新疆棉花产业中机械化的实现,主要得益于土地的规模化经营。目前,我市农业生产中面临着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生产率和效益低下、土地撂荒的问题,土地经营规模过小,抑制了农民对农业机械的应用和热情,是影响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要完善市场流通销售体系,就必须扶持培育相关农民专业合作社。杨丰川是吐鲁番市鄯善县的哈密瓜种植户,长期从事哈密瓜种植,上世纪90年代还从事过哈密瓜贩运,饱经哈密瓜产业的兴衰坎坷与小农经济在大市场中弱小的困境后,他意识到零散经营、自产自销、各自为政的弊端。2009年,由他牵头吸纳同村农户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以土地入股,土地由合作社统一经营。他告诉我们,2018年哈密瓜的亩产值约为6000元,社员每亩土地分红1500多元,除去3000元的投资,合作社约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社员还可通过为合作社提供劳务获得劳务收入。他切身的体会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在市场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而且,大家思想不统一,总有农户急于低价出售,价格基本由收购商说了算。成立合作社后,销售季节先由销售商报价,然后召开社员大会,经社员商议后,统一销售给报价合理的销售商,打破了销售商垄断市场的局面,一定程度保护了农民利益。他说,经过多年运营,合作社已积累了上千万元的资金,这笔资金就是社员们的哈密瓜种植风险金,在行情不好的年份,或销售商联合恶意压低价格时,他们就利用这笔资金,由合作社自行组织贩运。考查中我们了解到,鄯善县50%以上的耕地由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统一经营,用于哈密瓜生产;玛纳斯80%以上的耕地由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统一经营,用于机采棉种植。除专业化种植合作社外,还有专业化的种苗、机耕、植保、销售合作社/公司,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五)要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就必须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新疆石河子市在棉花生产中全面推广应用“大田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覆盖率达到100%。该技术使水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棉花全生育期用水量是传统灌溉方式的1/8,是喷灌的1/2,还使肥料利用率从30%-40%提高到50%-60%。目前设技术已与品种、种植模式、机械以及施肥等各项田间管理措施集成配套,形成一套综合性技术体系。该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一是在改变传统农田水利建设方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如田间的斗渠、农渠、毛渠等明渠被地下输水管道和滴灌带替代,田埂、田垄和沟畦一律取消,土地利用率提高了5%-7%。二是改变了传统的劳作方式,降低了耕作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以膜下滴灌为基础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把灌水与施肥有机结合,既减少了田间作业次数和强度,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肥水利用率,亩节约投入250-300元。三是推动了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民收入。每个农民的管理面积从20-30亩提高到80-120亩,因此催生了一批家庭承包的大型农场。传统生产方式的改进,劳动生产率的进高,必然带来生产经营体制的创新和组织创新。一个家庭一般承包土地为500-600亩,最多的可达到3000亩,实现了规模效应,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种植500亩棉花的农户,年收入可达到40-50万元。

近年来,我市在节水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因受到土地碎片化制约,多年来节水农业未有大的发展,这值得我们思考。通过新疆石河子市机采棉学习,今年我市敦川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化流转5000亩土地种植机采棉,初步取得成功,给我市传统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丝希望,也首开了土地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生产技术集约全程机械化的先河。在西甜瓜种植上,采用小拱棚促早栽培技术,在肃州镇、黄渠镇、转渠口镇推广种植,为农民增收探索了一条路子。

三、建议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当前我市农业生产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建议在有条件的村组,分批次组织村组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家庭农场主和种植能手到新疆考察学习,统一思想,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

(二)结合“三变”改革,加快土地流转。建议政府出台政策,加大土地流转;整合涉农项目,集中力量搞试点;加大力度扶持如敦川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三)西甜瓜错季种植,错茬抢抓市场。按照哈密瓜销售时间路线图:吐鲁番、鄯善5月下旬-6月上旬——哈密市南湖乡6月下旬-7月上旬——甘肃敦煌市、瓜州县、敦煌农场、西湖农场7月下旬-8月上旬——哈密市伊吾县8月中下旬——敦煌农场南梁9月上旬——内蒙古额济纳旗9月中旬——吐鲁番鄯善县鲁克沁镇9月下旬-10月上旬。我们应将我市哈密瓜上市时间定位在6月中下旬,借鉴鄯善县鲁克沁镇大规模发展小拱棚哈密瓜产业的经验,并利用好我市发展优质西甜瓜产业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以及我市设施农业基础较好的有利条件,出台扶持政策。在黄渠、肃州、转渠口等镇规模化发展“春提早小拱棚西甜瓜”产业,错季种植,错峰销售,提高我市西甜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

(四)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技术人员开展产业承包。出台相关配套政策,鼓励农业技术人员创办、领办、帮办和承包产业,组织农民干,做给农民看,造就一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能说又会干的产业带头人,进一步培育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2019年6月23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甘肃农康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三农在线

ICP备案号:陇ICP备18003590号-1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0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