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要闻 农业农村 水利资讯 甘肃林草 乡村振兴 甘肃供销 农业科学 甘肃农垦 气象信息 畜牧兽医 甘肃农机 耕地保护 农技推广 市县新闻 乡镇动态 农资信息 农企之窗 三农人物 书画艺术
Logo
甘肃三农在线 >> 三农要闻 >> 浏览文章

深度贫困村布楞沟变样了

2018年12月04日 甘肃经济日报 俞树红 字体:

2013年2月3日,布楞沟村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沿着崎岖的羊肠山路、踩着淹过脚踝的黄土,来到布楞沟村亲切看望东乡族村民,慰问困难群众。习近平再三叮嘱大家,“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

一缕阳光洒满了高山乡大山深沟,一眼望去,悬崖边一排排光伏耀眼,宽阔的水泥路面像美丽的玉带一样缠绕着大山,从山梁绕到山沟,一弯又一弯,山对面半山腰整齐划一的新农村坐落山间,生机与活力荡漾在整个布楞沟流域。

布楞沟今非昔比

布楞沟曾是东乡县最贫困、干涸的山村,山大沟深,村路又窄又陡,尘土盖过脚面;村民吃水要往返十几公里到洮河取水,人背畜驮;80%的村民居住的是土房子;处处坡耕地,95%的村民是贫困户。 没有路,怎么致富?

2013年3月12日,在对口帮扶单位中石化的大力帮扶下,一台台工程车辆发出的轰鸣声回响山谷。5个月后一条长达20多公里的水泥硬化路把村子与大山外的世界连接了起来,解决了整个布楞沟流域6个乡镇、20多个村、2万多群众的出行“老大难”问题。

路通了,布楞沟变化了,养殖场的湖羊膘肥体壮,扶贫车间的“油馃馃”飘香山野,塑料大棚内的蔬菜绿油油地微笑,自来水哗啦啦地流,一棵棵柏树苗木让山崖披上了绿装,新农村成了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布楞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绿了,水来了,路通了,太阳能路灯、文化广场把村子装扮一新,村上“六位一体”办公楼内卫生室、文化活动室人来人往,新农村换新颜。

东乡县县委书记马生荣在谈到村民脱贫时十分欣慰地说:“2014年全村脱贫,今非昔比啊!”五年来,中国石化集团、厦门市伸出援助之手,携手村民在布楞沟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寻找脱贫攻坚的出路。

吃水不忘总书记

12月1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媒体团记者来到布楞沟马麦热家,崭新的砖木结构房子宽敞明亮,室内新式家具摆满了屋子,在院子中央自来水井上,白色瓷砖贴面,镶嵌着“吃水不忘总书记,永远感恩共产党”两行红彤彤的大字。

马麦热告诉记者,昔日的布楞沟,最难的就是吃水,雇车拉一车水要花120元钱,水比油还贵。

布楞沟村民清楚地记得,2013年2月28日,村上饮水工程开工建设,短短的四个月,埋设自来水管网十五公里,建成蓄水池7座,清澈的自来水流进了村民院落,布楞沟几代人的梦想在改革的大潮下终于变成了现实。

整村脱贫换新颜

一只母羊刚刚产下羔子,十分可爱,母羊的胎盘还未掉落,马大五德高兴地说:“一会还能产一羔子。”这是记者在东乡县布楞沟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看到的一幕。

2015年2月,马大五德投资260万元,贷款200万元,修建了占地25亩,六栋暖棚圈舍,配套了氨化池、消毒室,第一次大规模圈舍存栏养殖1800多只羊。这是村上29户贫困户入股参与的合作社。

马大五德一个人养羊顾不过来,他雇用村上米阿英社夫妻俩饲养羊。“当年8月份,育肥出栏1200只羊,11月份又育肥出栏6000只。”马大五德乐呵呵地说。“一个月一个人3500元,我们夫妻两人一个月有7000元的工资收入,羊喂得好,老板还发奖金,一年少说也有七八万元收入。”正在给圈舍内羊添草的米阿英社说。

2013年,马大五德得知村上通上了自来水,回到家乡,欲带动村民大规模发展养殖产业,发家致富。

布楞沟养殖专业合作社,秉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东乡手抓羊肉品牌优势,按照订单的形式统一回收销售,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羊肉在中石化的帮助下,也远销北京。

在马大五德的带领下,马建英也办起来了东乡族自治县祥泰养殖专业合作社,圈舍300只羊。 马大五德说。“每年村民保底分红3000元,效益好还会分到4000元。”

2015年,政府牵头,采取企业运营,妇女参与等形式办起全县第一家“巾帼扶贫车间”,一盒盒“油馃馃”走出了大山,成了城里人眼馋的“香饽饽。”村上30名妇女得到了就业,每月有1800元到3000元不等的收入。“家里忙,在家干,家里闲,来车间干。”村民马秀芳说得乐弯了腰。

这几年来,村上实施荒山造林,退耕还林6000亩,新修的层层梯田错落有致,柏木苗木绿叶绽放。在这片热土上,奏响了一曲美妙的田园乐章。

村老支书马占海说:“总书记的嘱托如今变成了现实。”

编辑:庄宁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甘肃农康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三农在线

ICP备案号:陇ICP备18003590号-1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0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