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畜牧兽医

肃南:扬优聚势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4月29日 甘肃三农在线

近年来,肃南县深入实施“畜牧扩量提质行动”,着力构建种植、养殖、屠宰、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全力打造畜牧产业链条,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12月末,全县牛存栏和出栏分别达到10.96万头和6.4万头,羊存栏和出栏达到84.33万只和79.55万只,猪存栏和出栏达到0.15万头和0.25万头,牛存栏达到万头以上乡(镇)4个,千头村32个,羊存栏达到5万只以上乡(镇)5个。

实施扩量保供,构建现代畜牧养殖体系。以打造绿色、高效、智慧、品牌畜牧业为目标,稳定“天然放牧+舍饲养殖”模式,用足用活2265万元县级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累计投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贴息贷款1343笔1.79亿元,全面建设“一区两园五基地”现代农牧产业体系,推动优势特色产业由增量增产向提质增效和产业融合转变。充分利用好近年来新建的高标准养殖小区,大力支持各村新建(改扩建)规模化养殖场,建成养殖量达到千头(只)以上的养殖场10个,培育省级标准化养殖场5个、市级9个,全县95%以上的牲畜越冬实现暖棚化,舍饲半舍饲率达75%以上。

延伸产业链条,构建现代加工流通体系。依托“高原”和“绿色”两大资源禀赋及甘肃高山细毛羊、肃南牦牛等特色品种优势,聚焦精深加工环节,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全政策链扶持的思路,以有机产品为内核,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园区建设为载体,聚力打造以牛羊产业为主的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实现农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化,农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优质化、安全化,产加销经营一体化,经济效益最大化。2024年全县牧业产值达到11.03亿元。

推广种养结合,构建绿色循环发展体系。坚持以需定产、为养而种、草畜配套,大力调整饲草种植结构,优先发展紫花苜蓿、饲用燕麦、全株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2024年完成饲草种植14.27万亩,在良好优质饲草保障供给基础上,全县初步形成60万只甘肃高山细毛羊、10万头肃南牦牛、1000头肃南马鹿生产规模,实现县域优质饲草均衡供应和种养良性循环。持续走好“天然放牧+舍饲养殖+异地借牧”相结合的草原畜牧业转型之路。引导养殖规模较大、全禁牧和草畜平衡面积小的养殖户,秋冬季将放牧家畜运往农区玉米秸秆地和苜蓿留茬地放牧,主动向川区兄弟县区“借牧”,秋冬季20多万头(只)牛羊“下山入川”,给祁连山草原“放年假”近5个月,天然草原年均减畜量达9.3万个羊单位,2024年全县912户30.05万头(只)牛羊借牧,折合43.93万个羊单位,异地借牧模式有效解决了部分禁牧户再就业,实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

加强院地合作,构建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围绕牛羊养殖、品种选育、草畜产品精深加工利用转化等特色主导产业,积极与兰州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科普宣传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充分发挥科技示范点、示范基地、科研工作站的辐射效应,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农牧民群众需求,围绕主导产业,强化对农牧民群众产业技术的培训,2024年完成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119人、产业发展创业带头人46人、技能服务专业带头人124人、现代农民80人、职业农民1759人,切实提升了群众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积极联系对接科技部门,2024年申报实施选育改良及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等科技项目8项,有效解决了畜牧领域内技术难题和需求,促进了全县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