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产业根基 绘就振兴画卷——陇东镇 “四项举措”激活中药材产业新动能
春满人间,沃野新绿。时下正值中药材种植的最佳时节,田间地头机声隆隆,村民正抢抓墒情耕地、播种、覆土……中药材种植如火如荼。今年以来,陇东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全县产业发展布局,立足资源禀赋,瞄准市场需求,通过“支部牵头、企业共建、基地示范、农户参与”模式,推动中药材产业扩量提质延链增效,“种出好药材、带富一方人”的生动实践正在徐徐上演。
党建引领,筑牢产业发展“主心骨”。围绕建设中药材产业龙头乡镇,立足实际,谋篇布局,确定了2025年“12348”中药材产业发展思路,全年种植款冬花、黄芪、红芪、党参等中药材1.5万亩。开春后召开党委会议2次、干部推进会4次、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暨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会1次,部署推动中药材种植及产业发展工作,建立“1+N”中药材产业发展模式,将党员、新时代文明志愿者、产业大户聚在产业链,为民办实事实践在产业链,示范带动全镇中药材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村企合作,打造利益联结“共同体”。采取“免费教技术、垫资供种苗、保底全收购”的举措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今年同内蒙古五道农牧有限公司签订5000亩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协议、甘肃上邽充国农林签订1200亩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协议,签订保底收购合同,降低产业风险。在种植过程中,企业派驻技术员全程指导,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种植等关键技术,提高中药材科学化、机械化种植水平。积极同企业联合申报款冬花、黄芪、蒲公英地理标志产品,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拓展共建销售市场。
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升级“硬支撑”。因地制宜,科学实施,一体推进1个3000亩标准化中药材产业园、3个1000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4个500亩示范园、8个100亩示范点建设;加快推进中药材及健康产业加工基地建设项目,落地实施集切片、包装、销售为一体的中药材加工车间项目,申请“三品一标”、道地中药材认证,创建“清水款冬花”品牌,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截止目前,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带动全镇种植款冬花种植12450余亩、板蓝根200亩、七月菊1300亩,管理金银花500余亩,其它中药材覆膜1500余亩。
联农带农,构建共同富裕“新机制”。通过产业联动、就近务工、土地流转、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企业发展有盈利、村集体参与有资金、群众务工有薪金、流转土地有租金的“一利三金”模式,中药材产业为群众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不仅成为绿水青山间的“绿色银行”,更成为强村富民的“金钥匙”。开春以来,已吸纳400余人本地群众就近务工,带动120户群众自主发展中药材产业。
产业沃土育新机,药香漫野谱华章。如今,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新路径,陇东镇正以“起步即冲刺”的姿态,在陇东大地描绘出一幅“产业兴、生态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