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良田绘“丰”景 “农”墨重彩促振兴 —敦煌市“十四五”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综述
“十四五” 以来,敦煌市农业农村局紧扣乡村振兴总要求,以保障粮食安全守底线、壮大特色产业促增收、改善人居环境提品质为核心抓手,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落地见效。经过五年深耕,全市粮食产能、特色产业质效稳步提升,农田设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改革领跑全省,脱贫成果不断巩固,农村居民收入逐年攀升,“基础实、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的生动图景全面铺展,为 “十四五” 收官交出亮眼答卷。
以特色种养为中心的优势产业突飞猛进。扛牢粮食安全责任,超额高质量完成各年度粮食生产任务,2023年度县级党委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被酒泉市评为“优秀”等次,予以通报表扬,到2025年粮食种植面积达7.79万亩,产量达4.46万吨,全面完成“十四五”期间粮食面积稳定在7万亩以上任务。抢抓政策资金机遇,“十四五”期间争取政策资金11.98亿元,获批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县级工作联系点,培育全国县级优质农民田间学校3所,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全省盐碱耕地综合治理试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特色产业质效提升,2021年畜禽饲养总量为119.05万头(只),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撬动,至2024年底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30.51万头只,增长率达9.6%,“十四五”期间累计新建万头牛场1个、万只羊场2个、万只鸡场6个、千只羊场70个、百头牛场25个、百头猪场20个,改造提升标准化圈舍近4800栋,养殖业成为农民增收支柱产业。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经济作物占比提高到51.84%。累计新改建日光温室404座、育苗繁育中心1个,至2024年底设施农业面积达6717.41亩,较2021年增长69.5%。水肥一体化、北斗导航定位自动驾驶、无人机植保等新农机农艺技术广泛应用,玉米、棉花全程机械化、现代化技术跃升到新阶段。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不断增强,累积新认证绿色食品农产品20个,“敦煌葡萄”入选“甘味”区域公用品牌好中优目录,“敦煌李广杏”入选“甘味”区域公用品牌独一份目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25年农业精品品牌培育计划名单。葡萄、枣等特色农产品成功出口22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2万吨。2024年底一产产值13.12亿元,较2021年增长0.96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68元,较2021年增长5356元。
以高标准农田为核心的农田基础设施迈上新台阶。“十四五”期间累计投资资金5.01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6.78万亩,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18.16万亩,为敦煌绿洲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奠定坚实基础。多项指标位居前列。抢抓政策机遇,接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占永久基本农田比例超过90%,亩均投资达到3000元以上,远高于国家省市平均水平。建设经验广泛推广。首创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流转片区、自种片区”分划工作,由部门、监理、镇村、农民监督员、督导专班“五位一体”的监督模式得到省市高度认可,并在全省范围推广运用。建后红利持续释放,群众认可度显著提升。高标准农田实施后,玉米、小麦普遍增产20%,棉花亩均增收50到100公斤,节水率达50%,节约投资成本30%以上。农田防护林全面更新。高标准农田实施以来全市通过更新残次、病虫害林带,新植农田防护林2029亩。
以集体增收为目标的农村改革飞跃领跑。农村产权交易换道超车,“十四五”期间全省首家政府部门自主运营的农村产权免费交易平台建成投用,成功创建省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示范县。打造酒泉首家“五网融合”综合改革治理平台,实现“银农直连”资金线上结算4319笔1.37亿元,村级资金收支监管更加规范。产权交易平台上线交易5大类38个项目,成交额达3798.56万元。集体经济稳步壮大,建成17个整村(组)全程机械化托管服务示范点,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集约化面积双提升。2024年底村均收入48.75万元(较2021年增加36.82万元),位列酒泉第二。至2025年45个村债务清零,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100%。新型经营主体提质强能,累计创建酒泉市级示范合作社52家、示范家庭农场74家,全市“五有”合作社达到358家,占总数的85.23%。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序推进,以高标准农田暨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为契机,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推行“两田制”模式(划分“自种区”与“流转区”),推动土地流转7.18万亩,土地规模化经营率增长19个百分点。
以乡村建设为抓手的和美乡村创建成果丰硕。全力推进“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十四五”期间全市创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22个;酒泉市级乡村建设示范镇1个,示范村13个;敦煌市级示范村21个,完成56个村省、市、县三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全覆盖,建成省级和美乡村3个。农房改造“宜居惠民”,累计投资1.28亿元,改造农房2568户,一体配套硬化工程、上下水、天然气等基础设施,最大限度满足农户居住及生活需求。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6983户,改厕率达86%。人居环境“焕新蝶变”。“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9800余万元,重点开展垃圾清理、破旧拆除、节点整治、基础建设等内容,成功打造环境整治示范村10个、示范组100个、示范户1000户,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任务落实见效,成功获评“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以农业执法为保障的农业安全生产底线牢筑。农产品质量 稳步提升。“十四五”期间,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部、省、市三级综合抽检合格率99%以上。对全市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38余种蔬菜、肉、蛋等农产品开展例行抽检180余次,4.74万余份样品。累计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7.59万批次,带证上市农产品8300余吨。农业执法公平公正。坚定贯彻落实省、市各项农业执法、农资打假行动等安排部署,五年来共开展各类农资检查150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办理案件27件,优化农资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利益。动物防疫体系健全。以猪、牛、羊和禽类为重点,开展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及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十四五”期间,发放各类防疫物资29.83万件套,到2025年上半年我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免疫密度达到98%以上,抗体监测率达到70%以上。
以巩固成果为依托的脱贫增收工作成效明显。动态监测精准高效。全市现有已脱贫户1879户6455人,累计识别纳入“三类”监测对象45户129 人,户均制定帮扶政策4.8条,累计退出监测28户81人,风险消除率达62.79%。帮扶质效大幅提升。建成1+N帮扶体系,建立市级领导联镇包村,56个组长单位、60个成员单位、58家在敦企业、112名帮扶干部对口帮建,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56支,全面参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监测帮扶等重点工作,累计建成产业类项目103个,帮办实事1500余件。惠民政策精准落实。2021年以来,积极与行业部门进行应急处置联动、互通信息2053人次,对重点人群进行集中排查,建立“一户一策”,确保政策“应享尽享”。为1654户监测对象每户落实产业帮扶合作分红1万元,为1716户脱贫户落实小额信贷贴息380万元,为841人次发放雨露计划补助137.25万元;累计开发脱贫户和监测户公益性岗位254个,发放工资433.31万元;在酒泉各县市优先设置乡村寄递物流公益性岗位49个,发放寄递物流公岗工资59.54万元,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回顾“十四五”,敦煌市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答卷。展望“十五五”,将继续锚定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以更昂扬的姿态、更坚实的步伐、更务实的举措,深耕“三农”沃土,在探索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上奋勇前行,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奋力书写“十五五”乡村振兴新篇章。
来源:敦煌市农业农村局
编辑:郑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