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跨市取经”:学先进技术 促产业发展
8月26日-29日,正值初秋时节,暑气渐消,田野间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漳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培训班的30余名学员,怀揣着学习先进农技、助力本地农业发展的热忱,开启了一场跨越白银市、张掖市、武威市三市的“取经之旅”,先后走进景泰县、甘州区、凉州区的多个农业示范基地与科研站点,沉浸式学习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与技术。
学员一行首站抵达白银市景泰县,在条山农场,大家实地察看了农场的规模化种植模式与田间管理情况,认真聆听工作人员关于作物生长周期调控、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方面的介绍,详细记录先进种植理念与管理方法。随后,学员们来到甘肃农垦良种有限责任公司,重点学习玉米良种制种技术与现代化种子加工线运作流程。在公司的育种试验站,学员们深入了解科研育种的全流程,仔细观摩各生态区玉米品种的展示情况,围绕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中的播种密度、水肥管理、抗逆措施等关键问题,与试验站技术人员展开热烈讨论,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在张掖市金种源种业有限公司,学员们聚焦种业发展核心,学习公司在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市场推广等环节的先进做法,对种业产业化运营模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节水农业试验站参观时,学员们的目光聚焦于现代设施农业与高效农业技术。大家实地走进试验站的现代设施农业集成创新区、果蔬贮藏保鲜试验区、高水效利用试验区、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试验区以及特色林果绿色高效试验区,每到一处,都认真听取科研人员的讲解,详细了解试验站的基本概况,以及在现代设施农业运行、农产品贮藏保鲜、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作物新品种选育、节水农业技术应用、早酥梨省力密植栽培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与显著成效。
试验站的科研人员结合实际案例,向学员们系统介绍了早酥梨、马铃薯、菊芋、无花果等特色作物的研究方向、生长特性、关键种植技术和示范推广经验。针对漳县与张掖两地气候差异下的品种适应性、技术本地化推广难点等实际问题,学员们与科研人员展开深入交流,科研人员结合自身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为学员们答疑解惑,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与解决方案,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这次‘跨市取经’收获满满,看到了各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好做法、好技术,也学到了很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培训班一位学员表示,接下来会把此次学习到的先进技术与经验进行梳理总结,结合漳县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将其转化应用到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中,为推动漳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