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大豆玉米“手牵手” 粮稳豆增“双丰收”
盛夏时节,走进天水市清水县金集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800亩大豆玉米排列有序,长势喜人,一人多高的玉米舒展着翠绿的叶子,“陪伴”在玉米旁的大豆枝叶繁茂,已经绽放或白或紫的花穗,呈现出勃勃生机。微风吹过,此起彼伏的玉米绿浪里,十几名村民挥动锄头,忙着给玉米大豆除草。
天水德合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经理黄鹏飞告诉记者:“基地今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了800亩,采用‘4+2’间作种植模式,能充分发挥玉米边行效应和大豆固氮养地作用,既有利于改善土壤条件、提升土壤地力,又增强了抗病和抗倒能力。预计今年玉米亩产600公斤以上,大豆150公斤,800亩总产值在120万元左右,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丰产目标。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庄务工人员的收入,年平均每天用工近20人,2024年基地务工人员支出在50万元左右。”
朱世明近几年一直在基地务工,他停下手中的活计说:“我最近几年一直在基地务工,只要不下雨,基地总有活干,每天工资100元,一年在务做自己农活的同时,也能挣3万元以上的工资,基地增产增收,我们也是增产增收。”
据了解,金集镇近年来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不断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农户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成功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农民增收相融合,切实提高土地产出,保障粮食稳产增产。
走进清水县白沙镇汤峪村,在清水县牧谷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的上空,两架无人机正在为基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喷施农药,据基地负责人王小强介绍,合作社共种植800亩大豆玉米,全部采用“4+4”种植模式,在县乡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目前大豆和玉米长势喜人,预计今年玉米的亩产量达到500多公斤,大豆亩产在70多公斤以上。“作为新农人,既要传承老一代农业人的精神,又要充分发挥新农人的时代精神,年联农带农20多户,吸纳农户600多人,积极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扩大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的辐射范围,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其中,让‘一地双收’模式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据介绍,为了保障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顺利开展,白沙镇从去年年底开始,就对地块进行了深耕,为农作物生长疏松土壤。今年年初又逐步对每个地块进行细致勘察。四月中旬与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对接,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来到田间地头,为种植大户和种植主体开展覆膜、种植等相关技术培训,为后续种植奠定了坚实基础。
白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姚凤凤说:“今年以来,白沙镇按照‘一主多元’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复合套种,种植面积达2500亩。目前,大豆玉米已经全部出苗,长势十分良好。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的优势显著,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有效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为了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今年清水全县在12乡镇、27家经营主体、28户农户中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万亩,采取“4+2”和“4+4”两种种植模式,既保证了光照利用,又让土壤养分得到合理利用,实现优势互补,为了确保综治工作顺利进行,县上在物资、技术上下了很大功夫,目前大豆玉米生长良好。“我们农技部门将进一步结合田间后期管理,做好技术指导,确保今年大豆玉米种植取得双丰收,让这种种植模式真正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清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汪世昌说。
来源:新天水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