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良法+良策:敦煌棉花铺就丰收路
棉花产业作为敦煌传统农业的支柱产业,曾为当地经济发展书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近年来,敦煌市锚定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推广良种、普及良法、落实良策三管齐下,为这一传统产业注入强劲动能,让戈壁绿洲上的“白色黄金”持续焕发活力,铺就出一条充满希望的丰收之路。
产业规模与生产方式的蜕变尤为显著:棉花播种面积从2022年的5.84万亩跃升至2025年的13.8万亩,实现翻倍增长;机采棉占比从2022年的55.1%飙升至97%以上,标志着敦煌棉花生产已完成从“手采”到“机采”的历史性跨越。
良种打底,筑牢丰收根基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敦煌市农技中心深谙其对棉花产业的核心价值。多年来持续开展品种选育与改良工作,成功筛选出国审棉K07-12、陇棉63号、国审棉Z1112等适宜本地栽培的优良品种。这些品种兼具抗旱、抗病、高产、优质特性,成为支撑产业发展的“硬核”基础。为推动良种普及,市农技中心通过技术培训、田间指导等方式,向棉农系统传授品种特性与科学种植方法。如今,这些优质品种已全面主导当地棉田,为丰收筑牢根基。
良法赋能,提升种植效益
在推广良种的同时,市农技中心同步发力标准化种植技术普及,让科学农艺成为效益提升的关键引擎。目前,“干播湿出、精量播种、机械中耕、全程化控、化学封顶、无人机飞防、水肥一体化管理、秸秆还田、盐碱地综合改良”等关键配套机械化农艺措施,综合覆盖率已突破90%。技术赋能带来显著效益:干播湿出技术实现亩节水180方以上,使膜下滴灌节水率从45%提升至60%以上;精量播种亩均节省种子4kg左右;机械采收亩均降低人工成本600元以上。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既提升了棉花产量与品质,又大幅降低种植成本,让棉农获得感持续增强。
良策护航,优化产业环境
为推动棉花产业行稳致远,敦煌市精准施策,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在政策扶持方面,以省农业农村厅棉花大县奖励资金为依托,先后实施机采棉绿色生产基地建设、农机购置补贴、社会化服务等6个重点项目,累计投入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379万元,为产业升级提供坚实资金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同样成效显著:市、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服务网络全面覆盖,技术人员常态化深入田间地头,提供“点对点”指导,第一时间解决种植难题,为棉农撑起“技术保护伞”。
未来,敦煌市将持续深化“三良”协同发展模式,加大产业投入与支持力度,推动棉花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方向迈进,让戈壁棉田的丰收之路越走越宽广。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