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科学开展小麦测产,精准破解增产密码
近日,山丹县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在清泉镇郇庄村小麦单产提升集成技术推广示范基地,严谨有序开展小麦测产,科学评估新品种、新肥料、新药剂、新模式等增产效果,持续破解小麦单产提升密码,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
科学布点,锚定测产基础
为确保测产数据准确、有代表性,农技人员采用五点取样法。综合考量示范田地形、试验示范类别等因素,把整片田块划分为多个区域。在各区域内,遵循随机均匀原则选定测产样点,每个样点划定固定面积,保障后续测量的一致性与规范性。这些样点如同“数据探针”,为准确评估小麦产量提供了基础保障。
多维测定,解码生长数据
在选定样点后,工作人员对小麦的各项生物学性状展开了细致测定。精确测量样点内小麦的株高、穗长以及有效分蘖数,逐穗清点小穗数、穗粒数,确保数据无遗漏。除了生物学性状,工作人员还对小麦的生物产量以及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将样点内的小麦植株收割后,经过脱粒、晾晒等一系列严格工序,精准测量籽粒产量,计算出每个样方的产量,再进一步推算出亩产量。同时,对籽粒的饱满度、千粒重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通过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籽粒,依据饱满程度进行分类统计,从而得出籽粒饱满度;利用精密天平对千粒籽粒进行称重,准确获取千粒重数据,为全面评估小麦品质提供依据。
数据赋能,驱动产业升级
此次测产工作,山丹县农技中心秉持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确保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这些详实的测产数据,不仅仅是一组抽象的数字,更是小麦单产提升集成技术成效的直观体现。
通过对不同样点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各项种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比如宽幅匀播技术是否有效改善了小麦的通风透光条件,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否精准满足了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等,为后续进一步优化种植技术,提高小麦单产,推动山丹县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来源:山丹县农技中心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