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棚织锦绘新篇 科技赋能薯飘香——庄浪县李碾马铃薯防虫网棚原种繁育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纪实
今年,庄浪县农技中心在水洛镇李碾村依托2025年水洛镇马铃薯脱毒原种网棚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以庄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展示、庄薯3号原种繁育及全生育期水肥特性研究为工作重点,建成马铃薯防虫网棚试验示范基地200亩,奋力打造成庄薯系列原种的培育摇篮和农业科研创新的前沿阵地。
科研先行,探索马铃薯生长奥秘。为了进一步明确庄薯3号不同生育期的水肥需求特性,实现精准调控,有效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节省成本,繁育基地积极开展了三项极具针对性的试验。“灌水量对膜下滴灌马铃薯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试验,探索不同灌水量与马铃薯生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旨在找到节水高产的最佳灌溉量;“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马铃薯生长特性及块茎产量的影响”试验,模拟干旱环境,研究马铃薯在不同生长阶段应对干旱的能力,为抗旱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膜下滴灌灌溉频率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则聚焦灌溉频率这一变量,寻找最适宜的灌溉节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这些试验的开展,如同精密的“解码器”,不断挖掘马铃薯水肥需求特性,探索其生长的奥秘,为科学种植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与技术指导。
品种展示,彰显庄薯多样魅力。在繁育基地,7个庄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庄薯3、4、5、6、7、8、9号)集中亮相,成为基地的另一大亮点。从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到高产优质、适合不同加工需求的品种,每个新品种展现出各自独特的优势与潜力。这些新品种的展示,不仅是庄浪马铃薯种业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更为当地马铃薯产业结构优化、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助力种业振兴,引领庄浪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设施完备,构建马铃薯繁育摇篮。依托马铃薯脱毒原种网棚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在李碾村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共搭建防虫网棚162座,并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该基地已然成为马铃薯原种繁育的“摇篮”。该项目通过搭建防虫网棚,有效阻隔蚜虫等虫害的侵袭,降低农药施用量;水肥一体化的安装,实现精准施肥与灌溉,有效节约资源。目前,200亩庄薯3号原种长势良好,这些原种将成为庄浪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质种源,为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奠定坚实基础。
庄浪县马铃薯防虫网棚原种繁育试验示范基地通过科技创新、品种展示和设施建设,不仅提升了马铃薯原种的繁育水平,也为全县马铃薯产业的升级换代提供了有力支撑。接下来,繁育基地将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不断探索和创新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种薯质量;同时,积极推广先进的种植经验和管理模式,带动更多的农民参与到马铃薯产业中来,实现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为庄浪县的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