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5月份苹果园标准化管理技术要点
5月份正值立夏和小满2个农时节气,也是苹果幼果发育、 新梢旺长的关键时期,必须抓好土壤追肥、叶面喷肥、合理定果、果实套袋、夏季修剪、防病治虫等常规管理措施落实。
一、水肥管理
(一)土壤追肥
1.矮化园。5月上旬结合灌水追施适量尿素和速效磷。5月中旬每隔7~10天分别滴灌硝酸铵钙4~5公斤/亩+氨基酸水溶肥2.5~3.0公斤/亩。5月下旬可再滴灌含量≥50%的平衡型水溶肥5公斤/亩或磷钾水溶肥5公斤(磷酸二氢钾或磷酸铵+硫酸钾配合)。
2.乔化园。5月下旬追施第1次果实膨大肥。中等肥力果园,一般首选含量≥50%的高磷型水溶肥,每生产1000公斤苹果需施15公斤;若选用传统单质化肥,则每生产1000公斤苹果需施46%的尿素7.5~8.5公斤、18%的过磷酸钙3.5~5.5公斤、50~58%的硫酸钾4.0~6.0公斤。
(二)叶面喷肥
1.及时补钙。5月中旬(或从落花后20天)开始,叶面连续喷施钙肥3~4次(每次间隔期7~10天),叶面补钙应选择糖醇钙(800~1000倍)。
2. 因缺补微。5月上旬,对小叶病果园,叶面可喷施糖醇锌或0.3%硫酸锌以及其他类型的含锌微肥。5月中旬,对往年曾出现过黄化叶片的果园,叶面可喷施0.3%的硫酸亚铁或柠檬酸铁或黄腐酸铁,也可喷施0.5%的硫酸镁。
二、花果管理
(一) 疏果定果
1.适量疏果。落花后7~10天即可开始, 2~3周以内必须完成。疏果时,一是先疏早熟品种后疏晚熟品种、先疏弱树后疏旺树、先疏座果好的树后疏座果差的树;二是生长健壮枝组和3~5龄结果枝多留,早开花的顶花芽果多留,晚开花的腋花芽果少留;三是对果台周围叶多、叶大的留单果,对叶少、叶小的应留空台;四是保留形正高桩的幼果,疏掉个小、畸形的幼果;五是预防不良天气,疏时除保留中心果外,最好再先留1个边果。
2.规范定果。5月中旬(落花后30天左右)定果(每花序只留1果),定果应根据每亩目标产量(乔化盛产园2500~3000公斤、高效矮砧园3000~4000公斤),一般选择间距20厘米留1个中心优质果,疏除边果、畸形果、病虫果、腋花芽果、受污果、机械损伤果。
(二)果实套袋
富士品种套袋宜在“小满”(5月下旬)至“芒种”前(6月上旬)对果实套双层优质育果袋。一要用好袋,应严格按《育果袋纸》 GB19341和《苹果育果纸袋》 NY/T1555质量标准,使用质量稳定可靠,外袋质地柔软,透气性好,遮光性强,防水、耐风化,内袋涂蜡均匀,降温效果好的优质“三色”双层纸袋或专用果袋。二要选好果,应套位置好、发育好、果型正、无伤损的优质果,做到“弱树不套、小果不套、畸形果不套、双果不套”。三要套好袋,严格按照《水果套袋技术规程 苹果》 NY/T1505规范操作。适宜套袋的晚熟品种一般应在落花后40天后套袋(须在15~20个工作日内完成)。套袋禁忌在高温(≥30℃)和露水未干时段及阴雨天进行。套袋前2~4天,须对全树喷施1次“杀菌、灭虫、补钙”安全药剂;实施套袋应从喷药后第2天开始,一般先套树上果,再套内膛果,最后套树冠外围果,防止碰落套后纸袋果。套袋数对亩产果2500公斤的红富士应稳定在1.2~1.5万个,且忌贪多,伤树、感病和损伤果柄。
三、夏季修剪
以拉枝为主,综合运用抹芽、摘心、扭梢、环割及清除无用枝等技术措施。
(一)拉枝。一是 5月上旬对粗度2厘米左右的结果枝组继续进行坠拉。二是5月中旬,利用拉绳(带)、开角器、铁丝等进行拉枝,对未拉枝的幼树或拉枝不到位的初果期树上的骨干枝,按不同树形要求均拉至80~105°(并及时抹除拉后背上萌生枝、芽);对长度超过60厘米的非骨干枝,及时拿揉处理后拉至90~100°。拉时先应活动枝干的基部,使其柔软之后再拿、揉、转、拉至适宜角度,切忌拉成“弓型”。
(二)抹芽。5月上旬,对竞争枝(外围多叉头)和剪锯口、背上不应该萌发的过密芽、多余萌梢,应尽早抹掉或疏去。
(三)摘心。从5月下旬开始(即短枝开始形成顶芽时),合理摘心以控制竞争枝。一般可对长度超过20厘米的背上、背下的虚旺枝或侧生的偏旺新梢,采用掐去先端幼嫩顶尖或顶端3~5片嫩叶(嫩叶须保留叶柄)的方法处理,可缓势抑长、促萌促花,若再结合“转枝”处理则效果更佳。
(四)扭梢。5月中旬,陆续对不易成花的红富士品种等(瑞阳、瑞雪、瑞香红等品种不宜扭梢)初结果树的背上长势强且有生长空间长度>25厘米的新梢,在基部半木质化部位采取扭转处理,操作得当有利缓势成花。操作时,应紧捏半木质化扭曲部位,均匀用力,先扭后曲转,从容稳妥,不可操之过急。
(五)疏枝。适当疏除剪口下及主枝背上的过密新梢(包括其他影响光照的新梢),但是疏枝仅限于树势强旺的树,疏除时切忌疏枝过度。
(六)环切 (环割)。当乔化树1/3的春梢开始停长(5月中旬至6月下旬),对过旺枝、强枝组或待疏大枝(临时枝、辅养枝)基部的10厘米处,可环切1~2道(间隔为2~3个芽,切口相互距离约1厘米),7天后向梢头延伸方向前移1~2厘米后再环切1道(特别强旺的枝再过7天前移1~2厘米后环切1道)。采取环切处理,可促花缓势、以果压冠,但矮砧果树则不提倡使用。
四、 病虫防治
(一)农业措施:一是“除虫”须突出“捕、诱、捉”。二是及早剪除白粉病梢(集中深埋或带出果园销毁)。三是5月初须结束苹果树腐烂病疤的桥接工作。四是结合疏果,顺手抹除果面残存的花瓣,及时摘除“虫苞”或捏死叶中藏匿的幼虫。
(二)生物物理措施:一是“诱杀”害虫须突出“灯、板、芯”。二是5月上旬,每15~30亩果园安装杀虫灯1盏(灯高应距离地面1.8~2.2米)。三是自5月初开始,在树冠外围枝条距地面1.5~1.8米处(或在树高的一半处),每亩悬挂20×25厘米“粘虫黄板”40~60张以诱杀有翅蚜(也可在主干上粘贴粘虫胶带进行诱杀)。四是在5月中旬,每亩果园按照棋盘式排列设置(或悬挂)诱捕器4~5个(相互间距为50米),诱杀金纹细蛾、苹小卷叶蛾、桃小食心虫等羽化成虫。五是用“糖醋液”(糖+醋+酒+水的比例为3﹕0.5﹕1.5﹕15),诱杀金龟子等害虫。
(三)化学防治措施:在5月上旬(即落花后15~20天),喷药防治锈病、白粉病和蚜虫、金纹细蛾、卷叶蛾、叶螨等,喷施用药应以杀菌、防虫为主,兼顾果树补钙。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