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七方面推进东西协作 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河北区和清水持续推进东西部协作走深走实
近年来,清水县坚持把津清东西部协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全面落实两地联席会议精神,广泛发动各方力量,重点在组织领导、人才交流、资金使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等七方面发力,办成了一大批利当前、促长远的实事好事,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抓组织保障,凝聚协作合力。清水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深化拓展东西部协作成效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机遇来抓,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分管领导具体抓、经常议、定期调度。召开联席会议、县委主要领导带领到河北区对接东西部协作工作,召开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东西部协作工作。河北区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院校、企业来县对接工作,调研指导、研究谋划园区共建、企业引进、援助资金项目、示范村建设等工作,有效保障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和全面落实。
抓人才交流,激发协作动能。河北区、清水两地人才交流日益频繁,观念、技术、经验相互碰撞,人才支援日见成效。清水县每年选派的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到河北区挂职锻炼和跟班学习。自一轮东西部协作工作开展以来,河北区选派的处级干部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选派的2名科级干部在县政府办公室、县农业农村局局挂职,选派的医务人员及教师在医院开展坐诊、手术示教等传帮带活动、在学校开展支教工作。我们紧贴“乡村振兴”主题,每年举办全县党政领导干部能力提升、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提升了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能力,医生、教师专业技术能力。清水县政府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签署科技合作框架协议,邀请专家到清水指导食用菌菌种研发、农产品加工工艺优化,并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等。邀请天津美术学院老师在清水举办书画展等系列帮扶活动,进一步丰富全县群众文化生活,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抓资金监管,强化协作成效。为管好用好东西协作资金,我们严格按照“村级申报、乡镇审核、部门论证、县级审定”的入库程序,高质量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在年度项目计划联审前,组织行业部门对入库项目开展调研论证,在征得河北区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精心安排东西部财政援助资金项目,为管好用好资金,我县严格落实“调度+督查+提醒+通报”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项目年中、年末绩效评价等工作,确保东西部协作资金真正用在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任务上,确保项目按期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按进度完成资金支付任务。
抓劳务协作,深化就业帮扶。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民生工程的首要任务来抓,不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挖掘省内外就业岗位,落实劳务奖补政策,并充分借助天津市河北区劳务协作服务工作站,实时了解市场劳务需求,广泛收集和发布就业信息情况,持续开展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为重点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专场招聘会,2024年,实现在天津市稳定就业脱贫劳动力70多人,对输转到省外其他地区的3500名脱贫劳动力发放了交通补助。东西部协作援建的19个就业帮扶车间,吸纳800多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想方设法让群众外出务工钱袋子鼓起,生活好起来,有效巩固了“两不愁三保障”成果。
抓产业合作,助力经济发展。累计落实援助资金1.2亿元,持续扶持光伏、食用菌、万寿菊、蚕豆等特色产业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已投入东西协作财政援助资金2331.64万元建成食用菌园区1个,在东西协作资金的撬动和园区的示范带动下,全县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44个,2024年种植食用菌2000万棒,总产量0.5万吨,涉及16个乡镇38个村,初步形成了以木耳为主,香菇、平菇为辅,灵芝、羊肚菌、猴头菇为补充的“一主多元”发展格局,近三年来,累计实现收益4880万元。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658万元扶持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建成金银花、花椒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坚持示范引领,探索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和种植大户,构建“市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共享、长效协作联结机制,鼓励市场经营主体采取与农户签订生产订单、提供技术服务、保底价收购等方式,帮助农户持续获得稳定的经营性收入。在食用菌等用工密集型产业培训、采摘、运输的过程中,积极组织群众就地就近务工,有效对冲疫情影响,切实增加了群众务工收入。
抓消费帮扶,拓宽增收渠道。河北区和清水县两地商务部门联合开展农产品诚信经营和电商直播带货培训,广泛组织产销对接。推广天津市消费帮扶服务平台,组织清水县企业入驻平台,上架清水农特产品。联合河北区开展诚信经营提升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和电商直播带货培训。我们制定了《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专项资金奖补实施办法》,鼓励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产业。清水县组织农产品供应商与河北区商场、超市建立长期稳定供销关系,2024年,累计实现消费帮扶1.82亿元。聚焦“轩辕故里、康养福地”文化旅游品牌,在河北区各类媒体平台和推介活动中大力宣传推介清水县“亲水赏花治未病”康养行精品旅游路线及文旅康养资源、乡村振兴资源,吸引天津游客来县观光游览。
抓园区共建,带动就业增收。围绕“一县一园”共建,积极打造红堡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天津河北区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488万元,建设园区标准化厂房以及围墙、道路、绿化等配套工程,选派园区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工程建设工作,县上充分发挥帮扶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逐步加大土地、市场、基础设施配套、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合力打造的“一县一园”,工业园区已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我们坚持边建设边招商,制定了产业链精准招商工作方案,编制了产业链招商图谱和工业招商引资项目清册,成功引进北方鑫达钢化玻璃生产、润泽纯净水生产、惠源美肉制品加工、众森包材生产加工、德霖堂中药材加工、森宝生物花椒精油加工等6家企业落户园区,目前已投产运营。同时,加强与天津河北区的沟通对接,引进津北城诚商贸有限公司、津北农科商贸有限公司2家企业在我县注册,并分别与金果果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金林果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投资协议,完成投资额600万元,吸纳80名农村劳动力就业,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