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镇:党建引领移风易俗 破解高额彩礼密码
陇东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治理高额彩礼作为深化移风易俗、推进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研究制定整治高额彩礼“硬十条”,构建“党建引领、制度约束、文化浸润、群众自治”的综合治理模式,有效破解高额彩礼难题,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治理根基。陇东镇党委将“四百”活动作为治理高额彩礼的核心抓手,通过党委专题研究,明确驻村干部通过入户走访摸清婚俗矛盾,开展政策宣讲,发动党员带头践行低彩礼,形成“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示范效应。村党组织依托“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载体,开展“低彩礼”“零彩”礼示范户评选,利用文化墙、“蒲公英”播报传播文明婚俗理念,推动党员群众共同参与新风倡导。妇联、团委联合组建“巾帼宣讲团”“青年志愿队”,以法律讲解、案例剖析等方式深入妇女和青年群体,引导树立“婚姻非交易”价值观,并通过集体婚礼、公益红娘服务等创新形式凝聚共识。
完善制度约束,规范婚俗行为。通过广泛研究,征求意见等措施,制定整治高额彩礼“硬十条”,以“倡导+约束”的方式,推动措施落实。明确彩礼不超过8万元、婚宴不超过20桌的指导标准,将婚事简办、拒绝攀比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形成群众认可的“乡土规则”;建立“红黑榜”机制,定期公示“低彩礼”“零彩礼”和高彩礼家庭,形成制度约束与动态监管相结合的刚性治理体系。结合乡村风俗,创新推出“低彩礼”“零彩礼”安排镇领导证婚,村书记主持仪式,给足开明父母“硬面子”,为双方父母优先落实扶持政策,村集体代缴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措施,用“面子+实惠”引导群众。
深化文化浸润,倡树文明新风。创作本地民俗文化拍摄《破碎人生》宣传短剧、《移风易俗三句半》、《婚俗新风秦腔小调》等文艺作品,通过乡村大喇叭、短视频平台广泛传播;组织“抵制高额彩礼”微座谈,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好婆婆”评选,挖掘朱河村冯爱儿“低彩礼嫁女”等典型事迹通过宣讲推广、政策激励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突出家风建设,要求党员干部带头践行村规民约,以“关键少数”示范引领群众摒弃攀比陋习,倡导“重感情、轻物质”婚恋观。强化道德约束,引导群众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歪风邪气,规范婚庆行为。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的家庭价值取向,培育向上向善的伦理规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家庭文明建设,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激发群众自治,实现共建共享。红白理事会发挥自治效能,指导修订村规民约明确彩礼限额标准,建立红娘登记、彩礼报备等制度,结合“新风积分制”对低彩礼、零彩礼家庭给予政策激励,以“制度刚性+道德柔性”双轨治理遏制攀比之风,形成党建引领下自治、德治融合的长效机制,推动婚俗改革落地生根。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便民服务窗口,提供婚恋指导、纠纷调解等服务,创新推行“新风积分制”,将抵制高额彩礼、简办红白事等行为纳入积分管理,提倡养女也防老,形成自治机制与长效激励相融合的治理格局。
通过党建引领下的综合治理,陇东镇彩礼金额明显下降,涌现23户“零彩礼”“低彩礼”家庭,让婚事新办、简办成为主流。下一步,陇东镇将继续深化婚俗改革,以党建为引领,将移风易俗融入基层治理“毛细血管”,通过“党建引领、制度约束、文化浸润、群众自治”的综合治理模式,实现从被动约束到主动践行的转变,为破解高额彩礼难题提供“陇东样本”。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