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探索科学施肥增效新路径
农业生产正值“三夏”的关键时间节点,也是秋粮形成产量的重要时期。当前,对庄稼进行科学施肥增效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农业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措施。
近年来,甘肃省农业农村部门持续强化农企对接,探索建立公益性与市场化融合互补的“一主多元”科学施肥推广服务体系,通过“四力助推、四模驱动”创新模式,促进配方肥落地应用,实现“测、配、产、供、施”各环节无缝对接,全力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方式现实应用,提升新型经营主体的科学施肥水平。
甘肃省按照“省级抓管理,市州抓督导,县区抓落实”的总体要求,印发《关于做好科学施肥农企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构建起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在此机制下,农业农村部门积极为肥料生产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搭建生产、施肥、服务平台,推进施肥结构及方式的优化,增强企业发展动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目前,全省已搭建200多家合作平台,覆盖对接面积超500万亩。
此外,我省农业农村部门积极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土壤学会、肥料协会等,集聚专家学者与企业家力量,形成强强联合、成果共享的协作模式,加速了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并依托近年来土壤、植株检测和肥效田间试验数据,土肥技术人员与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共同优化肥料配方、制定施肥方案,全程提供技术指导,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方式落地进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甘肃各地探索出多样化服务模式,让科学施肥更精准、更高效。其中,配方定制配送模式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土肥技术推广部门与企业联合定制作物施肥方案,由企业“量体裁衣”生产肥料并按需配送施用,实现配方肥精准进田。
以张掖市托管企业为例,他们鼓励引导肥料生产企业直接为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大户供应配方肥,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统测、统配、统供、统施“四统一”技术服务,制订托管方案,精准开展托管服务,构建“一主多元”科学施肥推广体系。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解决了农户种植科技和劳动力不足的难题,最终达到增产增收、节本增效、耕地提升、客户满意等“四效”目标,实现了协同创新社会化、技术集成专业化、服务过程标准化、转化落地集约化、发展模式绿色化。
同时,甘肃省开创“互联网+”服务模式,由地方政府、企业等联合开发科学施肥相关互联网系统,及时发布科学施肥技术、施肥指导意见等信息,方便农户依托互联网系统在线上定制配方肥,再由肥料生产或经营企业线下配送配方肥到田地,打通了配方肥从生产到农户的“最后一公里”。
甘肃省还积极探索科学施肥政企联动推广模式,依托科学施肥增效项目和省内龙头企业,联合开展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等新型产品的“三新”集成示范,经田间试验数据测算,新型肥料产品的应用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还能提高氮肥利用率,与常规施肥相比,增产达10%-20%,氮肥利用率提高5至10个百分点。
来源:新甘肃·甘肃日报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