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现代寒旱特色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启动
4月29日,甘肃省现代寒旱特色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启动会在省政府召开,旨在优化整合现有农业科研力量和资源,构建全省农业科技协作攻关机制,加快补齐技术集成转化的短板,为农业强省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今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打造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先行基地行动方案》,安排建设“牛羊菜果薯药粮种”8大产业集群,对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出更高要求。我厅会同省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等涉农科研院校共同研究,制定了甘肃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组织在全省科研院校和农业农村系统开展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岗位专家和区域试验站站长遴选工作,完成140位技术体系专家遴选组建工作。
体系建设的构成和任务。聚焦“八大产业集群”,兼顾地方特色产业,组建牛、羊、菜、果、薯、药、麦类、玉米、油料、生猪10个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按照首席专家、岗位专家、区域试验站3个层级的构架,每个产业体系由1名首席专家牵头挂帅,7-9名岗位专家协同攻关,4-5个区域试验站落地推广。技术体系的主要任务是,针对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系统开展技术研究和联合攻关,建立“省级技术体系+基层农技推广+农业科技企业”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模式。首席专家主要负责本产业技术体系组织建设,组织岗位专家和区域试验站站长联合开展技术研发、政策研究、培训指导、示范推广等工作。岗位专家重点开展相关技术研究、集成和试验示范。区域试验站站长主要承接岗位专家科研成果的熟化落地。体系建设每3年为一个实施周期,每年底开展绩效考评,实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高效运转和持续优化。每年从省级农业产业发展资金中安排2000万元稳定支持。
会上宣读了《甘肃省现代寒旱特色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聘用人员名单(2025-2027年)》。根据甘肃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按照有关聘任条件、资格和程序,聘用甘肃农业大学教授赵生国为牛体系首席,兰州大学教授王维民为羊体系首席,甘肃农业大学教授颉建明为菜体系首席,甘肃农业大学教授陈佰鸿为果体系首席,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司怀军为薯体系首席,甘肃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晋玲为药体系首席,省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杨天育为麦类体系首席,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常宏为玉米体系首席,省农科院研究员张建平为油料体系首席,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滚双宝为生猪体系首席;甘肃农业大学研究员刘秀等81名同志为岗位专家;玛曲县畜牧工作站站长万得卡等49名同志为区域试验站站长。
编辑:谢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