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先进工作者 | 定西市植保植检站站长 魏周全
魏周全深耕“苦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市,从事植保工作35年,坚持以守护粮食安全为己任,踏遍田间地头,一心防病治虫,用科技和汗水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保驾护航,为定西市发展特色农业,推动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悉心守护,守得洋芋花开赛牡丹,产量大增收
始终心系农民、农村和农业发展,把粮食安全大于一切作为心中最重要的砝码,用实际行动践行“藏粮与技、藏粮于地”的理念,全心全意开展病虫害防控工作。
一是胸怀大局行动快。以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始终牢记植保工作不仅是防治病虫害、守护粮食丰收的关键环节,更是关系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长年坚守在病虫害监测预警的第一线,无论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季,还是在寒风凛冽的冬季,数十年如一日在基层调查研究,仔细查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监测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及时出手、全力挽损,用专业知识和辛勤付出,为农民筑牢了粮食安全的防线。
二是心系产量行动快。聚焦定西市致力于打造“中国薯都”的战略目标,紧盯马铃薯全产业链健康发展,特别是每当马铃薯病虫害高发期,几乎日夜奔波在田间地头,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开展田间调查及技术指导工作,为农民提供精准的防治建议,每年坚持下乡开展技术指导100天以上,培训指导2000人次以上,组织群众开展病虫害防治2000万亩次以上,挽回粮食损失20万吨以上。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提出的“做大做强定西宽粉产业”的提案被定西市政协表彰为优秀提案,“定西宽粉”已成功注册商标,成为定西市的一张靓丽名片,2024年产值达到30亿元。
三是敏锐感知行动快。面对重大病虫害的威胁,他毫不退缩,积极组织防控工作,确保病虫害不蔓延、不暴发,坚决为国家的粮食安全贡献植保人力量。2012年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严重威胁粮食安全,他带领团队迅速行动,多次组织专家会诊,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为农民详细讲解马铃薯晚疫病危害和防治方法,现场指导农民进行统防统治,挽回马铃薯产量损失80万吨,将马铃薯的损失降低到了最低程度,保障了马铃薯的生产安全。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3年被授予定西市劳动模范。
专心科研,研究成果影响全领域,应用更广泛
谨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才能产生倍增效应,更优质高效推动植物保护工作,在躬身实践从事农业技术指导的同时,高度重视科学研发与应用推广。
一是始终不忘抓学习、搞科研。将调查研究成果与科学理论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定西的马铃薯、中药材、蔬菜产业,为全市引进、研发、推广新技术,推动高产增收。先后主持和参与了36项重大农业技术项目的研究和推广,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地厅级科技奖励18项,其中主持的《马铃薯病虫草害关键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2024年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定西市近10年来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零”的突破。实施期累计推广751.12万亩次,马铃薯亩增鲜薯439.39公斤,新增总收益24.72亿元;在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编写出版专著5部,主持和参与制定甘肃省地方标准14项。
二是始终不忘抓应用、强推广。深知只有通过科学的植保措施,才能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锲而不舍推广植保新技术,积极推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陇中大地落地落实,引导广大群众科学种植,促进农药减量,全市农药使用量从2015年的1108.16吨减少至2024年的772.12吨,帮助农民实现绿色高质高效生产。2023年定西市植保植检站被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授予“安全科学使用农药培训示范单位”,魏周全同志被授予“安全科学使用农药培训先进工作者”。
三是始终不忘抓团队,带新人。把“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作为打造植保科研团队的目标,牵头设立项目、布置试验任务,将中青年技术干部全员纳入团队,带领成员深入基层搞调研,实验室里搞研讨,试验地里搞研究,手把手教,面对面辅导,全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明显提升,为定西市植保事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个人被评为“定西市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在2023年举办的甘肃省农作物植保技能大赛上,团队1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被市政府授予科技领军人才、市管拔尖人才、跨世纪学术带头人,被评为陇原人才,享受甘肃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津贴。
贴心服务,务实真切爱民好情怀,人人皆相识
以服务农民为宗旨,时时以农民自诩,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坚持做农作物的“守护神”。
一是与土地做伙伴。对这片广袤而贫瘠的陇中大地的热爱超过一切,日复一日与黄土为伴,用双脚丈量土地,随时随地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病虫害问题。足迹遍布定西市各县区的每一片黄土地,研究的《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等关于病虫害防治技术被广泛推广应用。
二是与农民交朋友。常年在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多次带领团队深入定西市各县区了解群众需求和困难,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还多次参与送科技进乡村活动,为农民讲解农药安全使用及小麦、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植保人的责任与担当,赢得了农民的信任和赞誉,群众亲切称“周全老师来了粮食就能周全”。
三是与粮食成亲人。在常年忘我的工作中,粮食安全已经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身在何地,只要关乎粮食,都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开展工作,第一时间奔赴田地一线,多少次错过了与家人的团圆,放弃了对家人的陪伴,始终如一地在“三农”工作的广阔舞台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胸怀大局,心系‘三农’”的初心使命,成为守护粮食安全的忠诚卫士。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