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高温闷棚巧破连作难题让“陇原菜乡”沃土重生
2025年07月22日 甘肃三农在线
郑海燕
作为“陇原蔬菜之乡”,靖远县的设施蔬菜产业早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2024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57.34万亩,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1.5亿元,北湾镇的密刺黄瓜、东湾镇的冬季设施蔬菜等品牌更是声名远播,飘香四方。
然而,长期的设施栽培中,因连作强度大、化学投入品过量使用等问题,土壤病害等连作障碍日益凸显,不仅导致作物减产,更对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持续威胁,曾经丰产的土地渐显“疲惫”。
近年来,靖远县依托蔬菜产业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大力推广高温闷棚技术,为破解设施蔬菜连作难题开出“良方”,让这片承载着丰收希望的土地重焕生机。
“高温闷棚是解决土传病害的有效手段。”靖远县蔬菜研究发展局农艺师滕学琼介绍道。在一处刚清棚的温室里,因根结线虫病整棚侵染,棚主正忙着实施“石灰氮+高温闷棚”操作。这项技术的操作要点清晰明确:闷棚前先适量灌溉,趁土壤湿润彻底清理田间残株、残根、残叶;清理后每亩均匀撒入60—80公斤石灰氮颗粒,搭配适量农家肥,将土壤深翻30厘米;随后覆盖地膜并进行膜下灌溉,关闭温室所有通风口,利用夏季高温持续闷棚20天左右;闷棚结束后揭膜晾晒一周,整套流程便完成了。
“操作时必须做好防护,撒石灰氮要戴手套、口罩;闷棚期间严禁人员入棚,这是保障安全的关键。”滕学琼特别提醒。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石灰氮+高温闷棚”能有效杀灭棚内病原菌和地下害虫,但也会减少土壤有益菌数量。因此,闷棚结束后需及时补充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等,调节土壤菌群平衡。
如今,借助高温闷棚消毒技术,靖远县蔬菜产业正稳步迈向高产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能。
编辑:谢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