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县重度盐碱耕地“蜕变” 机采棉迎来花铃期
2025年07月28日 甘肃三农在线
郑海燕
七月,河西走廊的热浪扑面而来,瓜州县广至藏族乡新堡村重度盐碱耕地试验区,却是另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放眼望去,大片的机采棉田郁郁葱葱,正处于关键的花铃期,白色、粉色的小花点缀在枝叶间,为这片曾经饱受盐碱困扰的土地增添了一抹温柔与希望。
走近细看,部分棉株已经长出了饱满的花苞,在微风中轻轻颤动,似乎在诉说着对丰收的期待。农户们穿梭在棉田间,熟练地为棉花打杈。“现在正是关键时期,打杈能抑制植株徒长,把养分集中供应给花铃,这样才能增加产量。” 一位农户直起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说道。不远处,农技人员也在田间仔细记录着各项数据,为棉田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据了解,瓜州县2025年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试点项目开展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面积10716亩,其中重度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面积1049亩,具体分布在广至藏族乡新堡村938亩、河东镇双泉村111亩。主推灌水压盐+农家肥+破除黏重土层+翻压秸秆+商品有机肥+土壤调理剂+复合微生物菌剂+功能性肥料;灌水压盐+破除黏重土层+农家肥+翻压秸秆+功能性肥料+土壤调理剂+土壤修复菌剂2种技术模式。
瓜州县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王乐光介绍:“目前项目区内的机采棉各项生长指标良好,出苗率和往年相比有了明显提升。如果后期气候条件适宜,田间管理得当,今年有望迎来一个丰收年。”这片曾经被视为“贫瘠之地”的重度盐碱耕地,正逐步实现“有盐无害”的转变,成为农户们的“希望田野”,也为瓜州县乃至全省的盐碱耕地综合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编辑:谢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