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县:聚焦补链延链强链 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肃南县抢抓获评全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县”利好机遇,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打造绿色、高效、智慧、品牌畜牧业为目标,全面构建天然草原修复、饲草生产加工、畜禽标准养殖、良种繁育推广、畜产品加工营销“五大体系”建设,探索打造了生态持续改善、产业高质量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肃南模式”。
产业发展百花齐放。肃南县以打造绿色、高效、智慧、品牌畜牧业为主线,按照“五化”标准,加快构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融合的现代畜牧业体系。2022年、2023年肃南县相继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和“先进县”,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真金白银”的表彰奖励,国家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项目县、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等“金字招牌”落户肃南,肃南有机农畜产品走俏国内市场。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30万头(只)牛羊“下山入川”异地借牧模式被中央和省市新闻媒体集中报道。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4.19亿元,增长6.2%,其中:一产完成8.37亿元,增长6.8%,二产完成20.72亿元,增长8.1%,三产完成15.11亿元,增长3.7%,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130元、27261元,分别增长5.4%、7.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0.48%,比上年上升0.64个百分点。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5万亩,较上年增加1.6万亩,增长6.82%,粮食总产量51023.08吨,较上年增加4479.12吨,同比增长9.62%。人工牧草种植面积达到13.41万亩,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87%,牧草精深加工实现产业化。
项目建设多点开花。肃南县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持续树牢“项目为王”意识,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做大增量,做优存量,不断筑牢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相继组织实施了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世行贷款甘肃(肃南)可持续草场管理和低碳畜牧业发展项目、肃南甘肃高山细毛羊地理标志农产品工程、冷链物流技术项目和现代饲草种业提升工程等一批优质项目,高原处处盛开格桑花。十四五期间共实施重点农牧业项目26项,总投资8.21亿元,其中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2.21亿元、债券1.5亿元、世行贷款1.46亿元。累计发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贴息贷款1343笔1.79亿元,落实强科技各级奖补资金248.85万元,争取实施省市县科技项目37项408.8万元,全县财政科技支出3627万元。累计建成高标准暖棚羊舍、剪毛棚等设施1.7万座,养殖小区(场)104个,畜牧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巩固,全县舍饲半舍饲养殖率达到75%以上,95%以上的小畜越冬实现了暖棚化。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8项,总投资1.69亿元,实施面积9.79万亩,为全县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新动能。
生态保护成效明显。在全省率先开展“以草定畜、草畜平衡”试点工作,全县90%的天然草原实现了由“逐水草而居”的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向“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现代畜牧业迈进。自2011年以来,已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工作,共落实补奖资金21.15亿元。大力推进“三化”草原综合治理,累计完成草原综合治理1520万亩、草原鼠害治理130万亩、虫害防治120万亩,天然草原总盖度达到70.3%,草群高度达到17.3厘米,草原产草量达到69.79公斤/亩。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