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处站动态 技术推广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三农人物 乡村振兴 图说三农 三农视频
Logo
首页 > 甘肃农机

庆阳市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全联农机制促增收保发展

2023年10月16日 甘肃三农在线

近年来,庆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把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载体,切实抓规范促提升强服务,全面推动了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累计建办合作社7975个、家庭农场5953家,“五有”合作社5073个,占比63.6%,合作社带动小农户15.2万户,占从事农业生产农户总数的37.1%,为持续做强带农载体巩固脱贫成果、构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格局,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加速推动庆阳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提供有力支撑。

把准政策导向明方向。庆阳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实施意见》《庆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活动方案》《庆阳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指导意见》《庆阳市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目标、质量要求、规范提升措施和支持政策,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政策措施支持、要素系统集成、强化指导服务等切实有效举措,加速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量的增长向数量质量同步增进。

突出规范运营抓培育。按照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总体部署和“保粮、扩畜、提果、增菜、养菌、优药”要求,坚持分类施策、系统推进,聚合各类要素资源,加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关键环节能力建设。锚定一个方向,锚定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加快农业强市建设的总攻目标,持续高位抓促培育发展和高质量运行。建立一个机制,建立农民合作社发展联席会议和家庭农场名录系统联动管理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农民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各成员单位依据职责,积极在登记注册、税费优惠、用水用地用电等方面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健全一支队伍,健全市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完善考核管理和奖惩机制,聘请773名辅导人员常态化为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政策宣讲、技术辅导、规范提升等全方位服务,实现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指导服务全覆盖。规范一批标准,制定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10规范”(规范注册登记、章程制度、组织机构、民主管理、财务管理、盈余分配、服务内容、联农带农机制、监督管理、档案管理)和“20有”(有营业执照、章程、市场监管注册资料、“三会”记录、办公场所设施、标识牌、合作社简介、社员申请表、“两证”、成员账户、账务簿册、合作社公章和财务章、社务公开记录、制度牌证上墙、带农台账、种养殖协议、生产技术培训资料、专业会计或委托会计服务机构、一名乡镇科级领导干部包抓、一名干部担任合作社辅导员)指导规范和质量提升标准,依规依据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全面提升。培育一批带头人,依托“耕耘者”振兴计划、高素质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乡村产业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等,累计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1万名以上,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负责人完成了第一轮普训。出台优惠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合作社工作,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人员服务基层一线长效机制,助力合作社规范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注重典型示范强引领。整县试点提质,环县、庆城县完成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国家试点,西峰区质量提升整县推进省级试点加快推进,试点县(区)的农民合作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运营质量显著提升,示范引领和服务带动能力全面增强,运营规范、较规范合作社占比达到78%以上,比全市平均规范水平高出5个百分点,合作社成员数和营销总额为非试点县的1.4倍,县域农民合作社发展水平得到整体提升。示范联创扩面,持续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示范社联创和省、市、县三级示范性家庭农场创建,修订完善示范评定办法,落实动态监测管理制度,全市累计评定县级以上示范社1261个,其中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8个,认定县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505家,其中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4家。典型标杆引领,正宁县遍地金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确定为2022年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环县凯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确定为甘肃省2022年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庆阳新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1家合作社荣获甘肃省“百强合作社”称号,华池县陇丰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水县双柳树养殖家庭农场等18个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入选2023年甘肃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典型案例汇编。通过典型培育和宣传推介,为引领全市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树立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榜样,2022年,全市农民合作社总营收 5.32亿元、家庭农场总营收3.6亿元。奖补支持做强,近年各级财政累计列支1678万元,对运行规范、带动作用显著的示范性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了奖补扶持,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备购置、品牌培育、财务规范管理和人员培训,切实提高经营主体的能力水平和运营质量,增强了示范引领作用。

强化利益联结促增收。加强农民合作社社际联合,通过共同投资、共创品牌、共享受益和兼并、合并等方式进行组织重构和资源整合,成立联合社 95家,联合社社均带动8.4家单体合作社。落实农民合作社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采取统一种养计划、科技培训、农资配送、病害防治、农机作业、收储加工、包装销售、财务结算的“八统一”模式,向成员、小农户和家庭农场等提供农技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农业生产服务,延伸产业链条。环县探索形成的“退股还羊、社带户养”发展模式在全市推广,华池县、庆城县、合水县等县采取委托经营、实物退股等方式,引导农户退股自主发展、稳定增收,助农增收致富成效明显,成员年增收稳定在15%以上。

坚持党建引领夯根基。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统领作用,在具备条件的合作社中建立党组织,以党建标准化引领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立足区域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紧扣“一乡一业”特色优势产业布局,整体谋划、整县布局,采取“乡镇党委+合作社联合党支部”  “村党总支+合作社党支部”  “村党支部+合作社党小组”  “党建指导员+合作社”等模式,坚持双向发力,把合作社中的农民党员培养成种养大户,把党员种养大户培养成合作社理事长或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长效机制,依托产业规模延链补链办实办好合作社。全市村党组织(村干部)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1171家,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分工合作增效。环县曲子镇西沟村把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形成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产业格局,将本村9个合作社整合成立联合社,创建“党总支+联合社+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新模式,带领成员发展羊草产业,促进产业壮大,群众增收。截止2022年底,全村养羊户351户,占在家农户的87.75%,全村羊只饲养量6.5万只,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0000元,其中来自草羊产业的收入达到16840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4%,使西沟群众真正走上了“羊”光大道。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