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喉雉鹑首现甘肃省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所辖林区
2025年11月14日 甘肃三农在线

近期,甘肃省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监测时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首次在羊沙林场被监测发现,其灵动身影的出现,为林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再添有力佐证。

红喉雉鹑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类,隶属鸡形目雉科雉鹑属,以颏喉红栗色、周身杂以黑棕白三色斑纹为鲜明特征,雌性体色虽稍显暗钝却同样极具辨识度。栖息于3000~4500 m的高山针叶林上缘、杜鹃灌丛及裸岩地带,以植物球茎、块根、花叶种子为主要食物,繁殖期会辅以少量昆虫。性情胆怯机警,善于地面奔走和山谷滑翔,极少主动起飞。

此次红喉雉鹑的首次现身,并非偶然。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物多样性重点功能区,这里平均海拔3000 m左右,年降水量584 mm左右独特的地理气候孕育了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
近年来,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林长制为抓手,不断建立健全保护责任体系,通过布设红外相机构建监测网络、加强巡护执法等多项举措,持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此次红喉雉鹑的发现,不仅拓展了该物种在甘肃境内的分布记录,更印证了林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显著成效。

下一步,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将继续加大对红喉雉鹑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监测与保护力度,深入开展物种调查研究,持续优化生态保护举措,让这片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生态绿岛”成为更多生灵栖息乐土,在守护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来源:甘肃省白龙江林业保护中心
编辑:郑海燕
